4千和5千元的輕薄本差在哪?
對于學生用戶和職場新人來說,一款生產力工具顯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受限于資金和預算,這類用戶通常會陷入兩難的境地。如果以便攜性作為主要的參考,那么4千和5千元的輕薄本差在哪?,我們從眾多產品中挑選出了4千和5千元的輕薄本差的硬件,根據此類用戶的需求進行了全方位的對比。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臺的差別看性能
如今4000元到5000元價位之間的輕薄本最愛的硬件平臺主要以英特爾第八代酷睿平臺以及AMD移動銳龍平臺(Ryzen)為主,受制于品牌影響力,AMD移動銳龍的定位普遍要低于英特爾酷睿。以榮耀MagicBook14為例,其搭載AMD銳龍5-2500U的版本售價只有3999元,而武裝英特爾八代酷睿i5-8250U的版本則要4999元。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點,榮耀MagicBook14兩個平臺版本的模具幾乎相同(差異在內部PCB主板布局),外觀、用料和接口設計完全一致。英特爾版較銳龍版增加了指紋識別功能(集成在電源鍵上),同時還額外增加了“滿血版”的英偉達GeForce MX150獨立顯卡。
就CPU性能而言,AMD銳龍5-2500U和酷睿i5-8250U基本相同。在GPU性能方面,銳龍5-2500U集成的Vega 8CU核顯距離MX150獨顯卻還有一定的距離,前者的性能介于GeForce 940MX和低功耗版的MX150之間。
如果你平時只玩《英雄聯盟》和《守望先鋒》級別的游戲,對指紋識別功能沒有剛需,其實3999元的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就絕對夠用了,此時我們就沒有必要多花額外的1000元獲得指紋識別和GPU性能上的小幅提升了。
與榮耀MagicBook14境遇類似的還有聯想小新潮7000-14,這款產品也同時存在AMD銳龍版和英特爾酷睿版,前者起價在4299元左右(銳龍5-2500U,512GB SSD),后者則達到了4599元(集顯版)和5499元(AMD R535獨顯)。
考慮到銳龍5-2500集成核顯的性能就已經超越了AMD自家的R535獨顯,再加上巨大的價差,顯而易見還是銳龍版的性能價格比最高。
UHD620是英特爾八代酷睿集成的核顯
總之,遇到同款筆記本提供兩大硬件平臺的情況,我們只需將精力放在絕對的CPU和GPU(獨顯)的性能比拼上,看看性能的差距是否足夠彌補絕對的價差,只要你可以接受就能省下不少銀子。
一分錢一分貨準沒錯
為了滿足不同消費層次客戶的需求,筆記本廠商往往也會針對4000元和5000元價位推出不同的產品序列。比如,小米旗下的15.6英寸筆記本就包含“Ruby”和“Pro”兩個家族成員,前者起價只有3000元出頭,而后者則接近5500元。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對其進行更為詳細的分析了。
小米筆記本Ruby定位入門級市場,因此它的座右銘就是“夠用”。這款產品的模具相對傳統,保留了數字小鍵盤,可惜它并沒有引入時下流行的窄邊框設計,整機只有A面才是金屬材質。
19.9mm的厚度和2.18kg的重量勉強可被歸類到“輕薄本”陣營。配置方面,小米筆記本Ruby可選八代酷睿i3-8130U(集顯版)、i5-8250U和i7-8550U處理器,內存提供4GB和8GB兩個容量,硬盤則提供單256GB SSD或128GB SSD+1TB雙硬盤的組合,武裝英偉達GeForce MX110獨顯,售價覆蓋3399元到5099元等多個價位。
小米筆記本Pro定位中高端市場,它的座右銘是“品質”。該產品采用了全金屬一體化設計的機身,窄邊框設計也帶來了更為苗條的身材(15.9mm,1.95kg),其屏幕不僅達到了72% NTSC的色域,表面還覆蓋了一層康寧大猩猩三代玻璃保護,再加上背光鍵盤和指紋識別功能的輔助,無論是便攜性還是顏值都遠超小米筆記本Ruby。
可惜,小米筆記本Pro缺少了數字小鍵盤,采用了板載內存設計(無法升級內存),缺少2.5英寸硬盤擴展位(最多可安裝2個M.2 SSD)。
小米筆記本Pro由于定位偏高,所以它只能在八代酷睿i5-8250U(8GB+256GB)和i7-8550U(16GB+256GB)之間選擇,顯卡也升級到了英偉達GeForce MX150獨顯,官方售價分別是5599元和6999元。
除了小米,聯想旗下的IdeaPad和小新Air系列、戴爾靈越5000和靈越7000系列、惠普星和ENVY系列、華碩頑石和靈耀系列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前者通過降低工藝和配置的方式獲得更低的起價,后者則進一步提升檔次和性能來吸引更苛刻用戶的關注。
我們不妨將目光移回小米筆記本“Ruby”和“Pro”兩個成員的身上,“Ruby”的最大缺陷就是GeForce MX110獨顯性能相對孱弱,但如果你對游戲不感冒,這款起價更低的輕薄本其實也是蠻不錯的選擇,它提供了少見的純白配色版本,可自行替換內存和硬盤的升級潛力也符合不少喜歡DIY的玩家口味。至于“Pro”,它提供了類似蘋果MacBook Pro的高檔設計,GeForce MX150獨顯在低畫質下也能“勉強吃雞”,具備更佳的娛樂潛質,適合預算寬裕且注重品質的用戶選擇。
來自綜合實力的比拼
前文是同品牌旗下不同價位筆記本的較量,但現實中我們遇到的往往卻是不同品牌間產品的取舍問題。比如,英偉達GeForce MX150算是輕薄本中的“甜點級獨顯”,所以我們通常會以它為關鍵詞,在京東或天貓等電商平臺進行檢索,但搜出的輕薄本價格卻最低僅有2699元,最高則可達到數萬元。
性價比較高的MX150獨顯輕薄本代表
那么,遇到這類情況是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就拿上圖中涉及的三款產品為例,作為市面上價格最低的MX150獨顯本,海爾凌越5000自然有著便宜的理由,它的“三圍”談不上太過性感,搭載的處理器也是隸屬于七代酷睿家族分支的奔騰4415U,其性能和七代酷睿i3-7100U相近。
此外,這款產品內置4GB內存和500GB機械硬盤,用戶可通過閑置的內存和M.2插槽進行后期的維護升級。
炫龍毀滅者DC2鋒刃屬于更為小眾的筆記本,它犧牲了便攜性,但卻換來了武裝奔騰G5400桌面處理器的機會,再加上滿血版GeForce MX150獨顯,在3000元出頭的價位里就提供了較強的性能動力。但是,該產品也存在標配內存偏小(4GB)的問題,2.5kg的重量也很難再被歸類到“輕薄本”陣營之中了。
炫6 A615是宏碁旗下定位偏低的輕薄本家族,它的劣勢在于模具較老(屏幕邊框較寬),標配內存僅有4GB。但它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八代酷睿i5-8250U和“滿血版”MX150獨顯的組合已經是輕薄本中的實力擔當了,用戶自行升級到8GB內存再加上128GB SSD的總開銷也能將總成本控制到4000元出頭,非常適合追求實際的用戶選擇。當然,如果你希望產品可以更薄更好看一些,宏碁旗下的蜂鳥系列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和炫6 A615同配置的蜂鳥Swift3-14價格也要貴上1000元左右。
總的來看,購買一款優秀的輕薄型筆記本,需要注重的因素著實不少,而且這些因素還不能忽視,因為這關系到今后的實際體驗。如果你正在大選購入一臺電腦,不妨關注一下本文的幾個關鍵因素,或許能為你選擇到一款非常合適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