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一季報中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零售行業迎來了全新的玩法和業態,醞釀著一場大的變革。零售業的風口從線上轉到了線下,阿里、京東等傳統電商,甚至騰訊也紛紛布局線下零售業態。
這場零售業的變革顛覆了傳統的渠道之分,線上和線下融合成為了趨勢。互聯網技術打破了渠道在空間和場景的限制,只有那些能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隨心的購物需求的零售商,才能贏得這場零售業大革命的勝利。
零售行業的格局面臨著重塑。無論是新玩家還是老擂主,都看到了市場的無限可能性。前有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異軍突起,據稱其2017年全年GMV接近千億元;而像蘇寧易購這樣浸淫零售業近30年,同時代表了線上線下融合樣板的老兵,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逆襲答卷。
近日,蘇寧易購發布2018年一季度財報,無論是銷售規模、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增長都遠超去年同期水平。此外,蘇寧線上平臺GMV增速高達81.5%,遠超行業同行,蘇寧金融與物流業務持續保持高增長,蘇寧小店與蘇寧零售云加盟店等新業態擴張迅速……可以說,這是一份幾乎沒有缺點的“完美”財報。
資本市場對于蘇寧的表現也表示認可。蘇寧一季度財報公布后,多家券商給予“買入”及“增持”評級。蘇寧股價也應聲上漲,截至5月8日,蘇寧易購股價相比財報公布當日收盤價上漲5.6%。
如果拋開這些靚麗的增長數據,蘇寧易購一季度的財報還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地方呢?在筆者看來,蘇寧做得最好的一點是,在快速擴張線上、線下業務的同時,始終能保持較高的毛利率和穩定的費用率,這說明公司的運營效率在不斷提升。零售業的毛利率向來不高,但鑒于其龐大的業務體量,因此毛利率哪怕只提升一個百分點,一年也能獲得高達數十億的利潤。而這些細節是零售商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運營效率全面提升
蘇寧易購一季報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蘇寧易購綜合毛利率為16.65%,較去年同期增加0.35個百分點,比2017年全年高2.32個百分點。這是蘇寧易購連續兩個季度綜合毛利率持續回升。
眾所周知,線上電商業務由于價格競爭激烈,毛利率相對較低。比如京東,其電商業務也是在2016年二季度才開始盈利,至于京東集團整體盈利則要到2017年。也正是因為線上電商業務難賺錢甚至不賺錢,蘇寧在獲得線上GMV 81.5%增長的同時,還能提升毛利率,這樣的表現才堪稱驚艷。
針對蘇寧易購財報分析,其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兩方面:一方面是蘇寧加強商品價格管控,推進單品運作,提升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是,蘇寧在物流、金融、平臺服務方面能力逐步增強,增值服務收入增長較快,也有助于毛利率的提升。
而在費用方面,報告期內公司三項費用率合計為15.70%,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具體來看,公司一季度為了促進銷售加大了廣告投放力度,費用率有所增加。而由于銷售規模的增長,蘇寧的智慧零售全渠道模式開始釋放規模效應,隨著銷售收入的較快增長,租金、裝修、水電費、折舊等固定費用率水平下降。
此外,天風證券分析指出,2018年一季度蘇寧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流出26.5億元(剔除金融業務后流出14.2億元),與2017年第一季度凈流出50.3億元相比,其管理現金流的水平已經大大提高。目前的流出主要是受二季度銷售旺季備貨影響。而在存貨周轉、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方面,蘇寧的運營效率也在繼續提升。2018年一季度相關數據分別為42天及29.1天,同比減少2.3、7.7天。
低估值成巴菲特“獵物”?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與蘇寧良好的業績表現及未來成長性相比,蘇寧易購目前的股價尚處于低位,值得關注其估值修復的機會。
中泰證券給出了蘇寧易購1664.3億元的總估值,相比目前市值上浮30%。中泰證券預計2018年蘇寧實現營業收入2411.25億元,同比增長28.31%;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6.41億元。對標京東電商模塊0.3倍P/GMV,預計蘇寧2018年線上GMV為1801億元,蘇寧線上估值為540.3億元;線下給予15倍PE,預計2018年凈利潤約為45億元,線下估值為675億元;物流資產重估價值加天天快遞估值約為287.5億,一級市場融資后歸屬于上市公司的估值約為161.5億,加總估值為1664.3億元。
蘇寧較低的估值令投資者看到了入手的機會。就在剛剛結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第53屆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再次重申了其價值投資的理念,而其中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就是股票估值低。事實上,巴菲特在投資生涯中一直強調用“合理的價格”買入資產。
而再考量蘇寧易購的其他特性,比如屬于大消費行業,應對通脹能力強;盈利能力不斷提升且模式容易復制;以及管理能力良好,運營效率不斷提高等等。蘇寧易購都可以被視為值得投資的“巴菲特概念股”。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現場,巴菲特一直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股市,中國股市未來將跑贏美股,并透露他們已經在中國股市尋找好了一些“獵物”。不知道這樣的蘇寧易購會成為巴菲特的“獵物”嗎?